营销不二法则讲到,最终同类有竞争的品牌也就三个,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就像体育运动,赢家就是前三名,其他的都要出局。
现在回望,防爆膜,氙气灯,DVD等产品牌子之多就不言而语了,现在没当初市场机会高额利润支撑,生存发展之路又怎么走呢?
本人就此问题,作出以下探讨: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贴近消费者的渠道才是渠道。
品牌最简单的要求是听得到、看得到、买得到、为什么买。传统的就是把产品给代理商,代理商再给终端商,然后说明书式地培训下,至于以后卖得好不好,很难控制,大家心里都知道这样销售是很难起量的。不用很久,抱怨代理商不给钱、量少、想砍掉。代理商又抱怨,把孩子扔给我就算了,没有市场拓展思路,终端又抱怨员工不会卖货等问题。一条线就这么折腾,靠市场仅有的市场需求销售,产生点销量,而不是拉动销售。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自己在终端的专柜、店中店等形象是怎么样,再好的产品没有统一的说服形象,又如何能产生销售呢?
我们再看看电影产业。产值远远不如我们汽车后市场,可是看谈的渠道怎么组成的,院线(代理商),明星效应、绯闻(宣传),经济人(业务管理人员),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结果回报就更不用说了,真正的渠道就是每个链条好的串联,同时也是最佳贴近消费者的渠道。
二、专业化才有优势
人照镜子,想让镜子里的人好看,必须先把脸洗干净、头发梳好、如果请专业的人再化化妆,镜子里的人更好看。
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应该重视给了品牌什么教育,什么培养,去提升这个品牌的长青性、增值性。并不是给代理商订多少任务,返多少点,给业务人员订多少任务,给多少提成的营销。应该是业务人员拿了多少提升品牌销售力的工具去营销,代理商又拿了有多少提升品牌销售力的工具去提高推广,终端商又拿了多少品牌主的营销工具去销售。
很遗憾发现很多品牌连招商、运营手册、店面如何展示都没有,去和渠道、终端商往往就是用口水搭够,最经典的就是用不知道说明自己品牌什么信息的货架,扔在终端店上去销售,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货架上被换上其他产品。请问给了多少专业的品牌推广给消费者去体验呢?
三、不创新就是苟延残喘
很多企业老板由于早期自己白手起家,徒手打天下,在行业中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实际运作经验,同时也积累了资本。由于这些资本的积累使得这些企业者们常常会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去经营企业,认为经验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多的帮助和裨益,也就是广州白云商会会长徐静雄说到,拿以前成功的经验作为定律,凭着经验和直觉不断的去解决问题,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再则由于企业管理者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往往会缺乏相关的数据分析作为决策依据,生产型企业只是有基本的生产成本概念,没有开机率、生产料耗、不良品率、返工生产成本、生产工具折旧分摊、仓位周转率统计等等数据分析,销售型企业没有市场费用预算和市场费用A\P的费用分解分析,更不做企业内外部SWOT分析,只是凭借所谓阶段时期的经验在摸石头过河。
现在信息经济年代,对方想到的自己也想得到,自己想到的对方也想得到,就算想不到模仿起来也是很快的。也就是想甩掉或不被不二法则消灭的危机,就是不断贴近市场的需求进行创新。
网友评论